![](https://econ.fcu.edu.tw/wp-content/themes/type-a/src/img/deco/dots.png)
![](https://econ.fcu.edu.tw/wp-content/themes/type-a/src/img/deco/dots.png)
![deco](https://econ.fcu.edu.tw/wp-content/themes/type-a/src/img/deco/dorball-white.png)
不斷地學,機會就會來到你面前|逢甲材料系 張簡鶴琴
纖複轉材料 大四先修研究所課程
在纖維複合材料系的大學四年,收穫不少,曾創下逢甲大學全校歷年最高捐血單位量,獲教育部頒發捐血績優獎狀。擔任纖複系畢業典禮司儀、主持璀璨藍圖活動和人言聖誕週的鋼琴獨奏。即便課外活動滿滿,學業也不落下,2018年擔任第六十六屆紡織年會壁報講者,隔年獲得第三十五屆纖維紡織科技研討會紡織論文經典獎。
儘管大學四年的生活如此豐富,仍想要在專業領域更上一層樓,也發現自己想要專研的領域偏向材料系,因此在大四下時先修了材料系研究所課程;隔行如隔山,在準備申請材料系研究所時,花了很多時間研讀材料專業資料,最後成功申請上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。
![不斷地學,機會就會來到你面前](https://s3.ap-southeast-1.amazonaws.com/web-content.fcu.edu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21/12/20175453/-e1639994144919.jpg)
大學參與的活動
像海綿一樣,用盡全力吸收知識
「沒有傘的孩子才會奔跑」,是我碩一生活的最佳寫照。做實驗、帶領大學部專題生、處理科技部計畫帳務、訂購實驗耗材、購置實驗設備等,雖然忙得不可開交,但能夠全心全意投入自己喜愛的「光觸媒研究領域」,再忙都值得。
選擇適合自己的實驗室如同找工作,先知道想要研究的領域,再評估實驗室適不適合自己,因為跨學系在找指導教授花了許多心力,最後成功錄取「功能性氧化物實驗室」。為了努力跟上其他研究生的腳步,我積極地學習光觸媒領域的知識、實驗設備、熟悉實驗製程,就像海綿一樣,用盡全力吸收新知,處事能力也有大幅進步。
![不斷地學,機會就會來到你面前](https://s3.ap-southeast-1.amazonaws.com/web-content.fcu.edu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21/12/17143856/1-e1639723471274.jpg)
功能性氧化物實驗室
有了平常努力累積的實驗數據,和兩岸四地暑期聯合大學-香港理工大學之人本設計課程的英文口說結業報告經驗,我在碩二時,代表功能性氧化物實驗室參加 Recent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研討會,與吉林大學、漢陽大學的研究生切磋學習。若沒有這場學術交流,我可能會認為碩士兩年的經驗足夠達成畢業即就業的目標。然而其他學校的研究生給了我一記當頭棒喝,他們的實驗內容艱深,卻能夠以清晰的口條和易懂的圖像呈現研究結果,這場學術交流帶給我的啟發,不只是修正實驗參數,還打破了既定思維的框架。
![不斷地學,機會就會來到你面前](https://s3.ap-southeast-1.amazonaws.com/web-content.fcu.edu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21/12/20175853/-e1639994432985.jpg)
2019年兩岸四地暑期聯合大學-香港理工大學之人本設計課程學生合照
![不斷地學,機會就會來到你面前](https://s3.ap-southeast-1.amazonaws.com/web-content.fcu.edu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21/12/06155306/%E4%B8%8D%E6%96%B7%E5%9C%B0%E5%AD%B8%EF%BC%8C%E6%A9%9F%E6%9C%83%E5%B0%B1%E6%9C%83%E4%BE%86%E5%88%B0%E4%BD%A0%E9%9D%A2%E5%89%8D.png)
吉林大學、漢陽大學和逢甲大學,進行三校學術交流研討會
把自己當作努力吸取養分的土壤,一點一滴的累積都使我更加茁壯,枝幹越長,就能比別人更強大。
文|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張簡鶴琴
分享: